Table of Contents

法警想自學怎麼準備最有效率呢?每年都有眾多的新考生私訊小編這個問題,所以小編特別引用109司法特考四等法警心得 – 方○慈,讓你參考上榜生是如何準備、提昇你的學習效率。
一、法警考試想自學怎麼準備最有效率?法警專業科目準備技巧
(一)行政法概要
基本上因為法廉考半申論半選擇的方式,在準備上比較偏向申論題選擇方式的我,在廣度上稍嫌不足,再加上這次法警選擇題上幾題失足僅拿到74分,令人扼腕。在準備上的建議是我發現自己為了講求效率而有囫圇吞棗的現象,比如深知實務見解的結論,卻未能去瞭解推論過程,是我在行政法申論題上遲遲拿不到高分的原因,在此奉勸各位考生們不要像我一樣總是死背,融會貫通才能在定性、合法性與救濟面上呈現完美涵攝,重點是推論而非標準答案,是我考試這三年來對於法科考試最大的體悟。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式沒有優劣之分,只要找到能夠吸收他們教學的方式,就是適合自己的老師。
(二)刑法概要
刑法之於法律廉政屬於重點專業科目,在考法警的時候沒有特別練習考古題,大多是憑藉著準備法廉的時候打下的基礎,而能在此次的選擇題上達到90分以上,說明其實當你達到申論題的熟悉度後,對於選擇題題目的手感自然也能手到擒來,考古題只是檢視不會的地方,但終究還是要回歸到自己對於法規的爭點意識才是突破瓶頸的必要之點。爰此,特別感謝駱老師、陳老師與冬老師,多虧有這三位老師在基礎學習、正規課與奪榜班等不同階段上給予的教學與指導,獲益良多。
(三)刑事訴訟法概要
誠如刑法之於法律廉政的重要性,刑事訴訟法更是重中之重,正因為程序吸收上無法與我的生活經驗相連結,使我在第一年的學習上遲遲抓不到要領,考試也沒有達到50分以上,深感挫敗的自己決定打掉重練,在遇到城老師以後,彷彿打開通往刑訴要領的大門,在第二年以後再也沒有低於50分過,學習這科的方式不僅只要融會貫通,更是在每一個強制處分發動下思考背後的原理原則,與出題者的思維模式作為答題方向,反應在分數上至少都不會太差,法科確實是需要記憶但不是死背,這是我開始突破瓶頸邁向高分的關鍵,正因為自己總是覺得把爭點背起來,在考場上就能夠減少審題而爭取更多時間,卻忘了其實真正重要的是,當你完全了解爭點的前因後果,寫作速度自然也不會慢,(因為速度快與鑑別度沒有正相關)而真正能在考場上寫出鑑別度的關鍵,是把握自己獨有的思考流程與脈絡,方能從機械式作答中脫穎而出。
(四)法院組織法
這科大概是我全部專業科目裡面最晚準備的,從高普考考完以後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透過自學的方式將每個條文的立法理由與相關的原理原則看過一遍,在考前幾天開始搜尋有關法院組織法的時事以防被突擊,國民法官法即是此次猜中的一題,透過官方遊戲版本加深印象,讓我在考場上得以發揮得淋漓盡致,由衷感謝。
二、法警這樣準備最好考–法警上榜生的備考心路歷程分享
如果你是剛開始準備的同學正在找尋相關心得,那我會建議最終還是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式,不要人云亦云或是看到一些非人性化的上榜心得就也認為自己應該要達到同等程度才算認真,我自己就曾經因為看到好幾位心得分享提到自己一天大概唸12小時以上blablabla,但實際執行的時候發現,人的記憶與腦容量有限,與其專注在一天要用功幾個小時,最重要的是瞭解自己心智能量最高的時候在上下午還是晚上(我從下午開始),那些口頭跟妳分享自己唸多久多長的上榜生的話聽聽就好,因為當你越瞭解自己的各項優缺與習性越能夠接近上榜,這不就是運用平日在行政學學習到的策略管理與SWOT分析的最佳時刻嗎?與其死背抽象概念倒不如學以致用。
最後切記不要抱著解題書死背,我就是人云亦云看到人家抱解題書唸了八遍上榜自己也照做的那種人,後來才發現解題書侷限了我的寫作,每當我忘記內容就會慌張,進而影響寫作的情緒,這是考試的大忌。越早丟掉手中的救生圈就能夠越早上岸,不要忘記或懷疑自己能夠游泳的能力,不放手一搏緊抓著手中的解題書,即便上榜也不會等同你真正的實力。
如果你剛好跟我一樣也是準備好幾年還沒上岸的同學,必須語重心長的說一句:辛苦了。沒有上榜有很多因素,並不等同自己不夠認真與努力,這是屬於過來人的有感而發,只要好好檢視這些因素,就能夠成為每次達到比上次成績好的關鍵,無論是考試上還是生活上的因素皆是,例如考試上我曾經一直會抱著解題書去看專業科目,後來拿掉解題書之後,開始轉看判決書、法源與法學雜誌,當我的視野與寫作角度開始多元,考卷的鑑別度也會跟著開始提升,成績自然也不會太差。
生活上我曾經認為如果自己沒有念書到快要生病的程度,就代表我一定不夠認真,所以我曾經長達快兩個月沒有休息,每天限制自己花費200元內,沒有娛樂活動(連打開Youtube都覺得罪惡),連運動都覺得浪費時間,只因我想把時間都用在念書上。結果,去年考前一天我崩潰了,我害怕上考場,害怕結果不如運氣,害怕失敗,害怕讓所有在等我考試的親人朋友失望,各種不安的情緒接踵而來,我的得失心帶領著我走向無止盡的情緒黑洞,更遑論平常我只是坐著就落淚的憂鬱傾向,並非想強調自己有多可憐,而是我深信當你邁入第二年第三年甚至更長的準備時間,這種待在不確定性的漫長時間,都有可能會徹底瓦解一個本來樂觀或外向的人格與他的心智,成為瓦棱達才是真正落榜的主因。
第三年的我開始跳脫這種生活上的情緒開始轉往對自己好的路線,我不再有那些病態的想法,甚至開始注重自己的健康,因為身為考生,最沒資格的就是生病,無論是考試還是工作,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持續不間斷享受著自己努力贏來的豐厚果實,若每每考試前後總是大病一場,久了身體也會習慣你考試生病的狀態,變成一種惡性循環,如何阻斷和防護,應該從平時做起,作為考生要盡的義務不是只有考試,健康亦同。適當的休息與舒壓,才是你能夠在每一次進步的關鍵,所謂天道酬勤或是勤能補拙不是要你全天候的坐著念書,而是要你學會如何有生產力且聰明的念書。
無論你是不是一個有信仰的人,建議平常的時候多做一些好事,但也不要帶著功利主義的心態去做,就是自然想幫助他人的時候不要吝嗇就好,因為每當你無私得多付出一點,那些收穫也會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為自己帶來一點好運。